城市规划
金盏乡北马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阶段性规划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此为契机,朝阳区政府、金盏乡政府将北马房村确定为环境整治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规划范围
朝阳区金盏乡北马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范围:村域由南至北长2045米,由东至西长2947米,村域面积3.741平方公里。
乐园等乡属龙头旅游企业与北马房村沿东苇路展开,天安生态园南部就位于北马房村村域范围内。
微观区位:北马房村村域范围内拥有天安生态园、麦克尔钻石、700号餐厅等特色旅游服务品牌企业,同时,东苇路及未来的机场第二高速路从村域内部穿过。
(二)自然情况
北马房村所属的金盏乡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之一,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23%,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A级标准。北马房村内拥有耕地140公顷,养鱼水面63公顷,林业用地35公顷。
北京市两条重要河流——温榆河、坝河分别由村的东侧和南侧经过,其中坝河的一条支流——北小河在村域范围内从村庄西侧穿过,汇入坝河。
(三)社会情况
1.人口
北马房村现状户籍人口2040人,总户数900户,其中非农业人口610人;总劳动力780人;外来人口2000人。户籍人口中新型合作医疗参保1189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6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7人。
2.经济
近年来,北马房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到村内兴业办厂投资,充分地整合了资源,极大的优化了产业结构,培育了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积,带动了原有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三、规划依据及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2.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3. 《朝阳区东三乡地区总体规划》;
4. 《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
6. 《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
7.《市级79个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村庄规划第一阶段规划成果审查部分有关技术参考文件汇编》;
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
四、现状基本情况
(一)区位
北马房村位于朝阳区金盏乡中部。
宏观区位:北马房村北临顺义,东邻通州,周边与东坝组团、定福庄组团、酒仙桥组团相毗邻;村庄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范围以内,属于4号楔形绿地范畴之内;村庄交通便捷,联系首都机场高速与通州新城的重要通道——东苇路从村域内穿过,未来的机场第二高速路由村域东侧穿过,村庄距首都国际机场5公里,距三元桥8公里。
中观区位:北马房村位于金盏乡“一园、两区、三带”产业空间布局“三带”之一的东苇路生态旅游带南端,蟹岛度假村、郁金香花园、天安生态园、福海颐乐园等乡属龙头旅游企业与北马房村沿东苇路展开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使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200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7612.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578.9万元,实现税金总额840.2万元,实现人均劳动所得14754.2元。
3.就业
目前,村内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一方面,村集体通过产业的引进,劳动力就业的培训,将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村内劳动力就地就近解决工作问题;另一方面,村内通过完善公共性服务性行业,将村内部分缺少就业技能的40~50人员解决了就业安置问题。
4.其他
北马房村曾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朝阳区“五个好党支部标兵”、北京市“文明村”、朝阳区“文明村标兵”、北京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四)产业发展概况
北马房村的产业格局始终按照巩固一产、强大二产、发展三产的目标,进一步搞好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提高集体资产收益;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村域经济。
目前,全村共引进市政、现代仓储物流、家具制造、绿色产业、工艺首饰加工销售等各种经济类型企业60余家。
(五)用地情况
目前,北马房村域总用地面积为3.741平方公里,其中:(没有人均指标)用地性质
(六)道路交通
主要道路系统:目前村域内的道路系统主要分为三级,即城市主要道路、村域内主要道路和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其中穿过村域的城市主要道路——东苇路在村域内的长度为1800米,红线宽度25米;村域内主要道路全长9200米;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全长2700米。以上三级道路系统中路况普遍较好,道路均为沥青路面。村域内其他道路路况相对较差,多数路面尚未硬化。
道路照明设施:村内城市主要道路和村域内主要道路两侧路灯等道路照明设施比较完善,但是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及其他道路两侧道路照明设施很不完善,为村民在夜间出行带来不便。
城市公共交通:目前村内拥有一处公交站点,设置在东苇路沿线,公交线路364路、703路、991路、640路公交车从村域内穿过,村内与外界公共交通联系比较便利。
(七)市政设施
给水情况:村内目前生活用水和产业生产用水均来自村内两眼自备井,每年村内农业用水量2000吨、二三产业用水量1000吨、居民生活用水量295650吨。全村900户居民均已使用上自来水,但是由于给水管道铺设时间较早,老化现象严重,村内供水水压难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高峰时段,管线末端居民家庭会出现停水现象。
排水情况:村内目前的排水以明渠排水为主,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村内明渠,仅在村中街等两条村庄内部主要道路下铺设了排水方涵和排水暗管,其中,砌筑明沟总长度1000米、土质明沟总长度2000米、排水暗管总长度1200米、排水管道总长度800米。村内有500户居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全年企业污水排放量500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97100吨。村内污水全部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北小河,对其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质情况:村内目前两眼自备井分别为1994年和1997年所打,井深只有几十米,导致部分饮用水参数指标没有达标,对村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带来威胁。
村内多数村民家中有独立卫生间,但居民住宅内部旱厕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排水明渠、方涵和暗管,并直接进入村内水系,造成对村内环境的直接污染;村内旱厕为非冲水式旱厕,卫生条件较差。
(八)公共服务设施
医疗:目前村内拥有医疗服务站点一处,药店两家,村民可以做到就近接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教育:村内拥有希望小学一座,基本为村内及周边居住的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提供服务提供服务;村内居民的子女托幼和就读小学均在金盏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解决,村集体专门安排了一趟班车每天接送村民子女上下学,以减少村民的后顾之忧。
其他服务设施:村内现有公共浴池两处、中等规模的超市一处、集贸市场一处、室外公共活动场地三处、零售店若干家以及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娱乐需求基本能够满足。
(九)环卫设施情况
目前北马房村里已经形成了垃圾的集中排放与收集,现有垃圾回收池24处,垃圾房5座,垃圾箱6个,垃圾桶4个,村内每天平均排放垃圾总量约20吨,现有一座小型垃圾中转站。村内垃圾回收主要依靠垃圾池和垃圾房,但是目前来看,这两种类型的效果都不理想,另外,现状这两种类型的垃圾回收设施也比较不利于管理。
(十)现状环境情况
整体来看,北马房村的环境基础较好,村域内现有耕地140公顷,养鱼水面63公顷,林业用地35公顷,村内自然水体面积3.42公顷,且村庄西侧就是坝河的支流北小河。
但是,由于村内生活污水及村内企业生产污水的排放,使得村内水系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水系内水质很差。村域内部绿化覆盖率较高,但是村庄内部由于缺少管理,内部景观环境比较杂乱,村内景观系统不完善,仅在村庄正门主要道路两侧拥有部分道路景观。村内拥有较大面积的自然林地,但由于缺少相应措施,目前基本闲置,且比较杂乱,不能为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十一)防灾减灾情况
村内由于部分市政基础设施老化等原因,村内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主要问题:
消防安全方面:村内给水管线老化,管线已经承受不起消防安全需要的水压,同时在给水线路上没有设置任何消防栓,如果村内发生火灾,给水系统提供不了任何消防用水服务。
防洪安全方面:村内主要水体和排水明渠均承担着村内的防洪行洪道作用,目前由于村内污水的任意排放,河道内部淤积现象严重,在过去几年的雨季都出现过因为暴雨行洪不畅导致的地势低洼处居民民宅受淹现象。
(十二)历史文化资源
北马房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就有史可查,2005年在村内出土了东岳庙鲁祖殿碑,它为东岳庙西路古建的修复提供了又一历史佐证。但是目前该文物仍旧被置于荒野之中,而且碑体残破,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而村内的文物勘测整理工作尚未启动。
五、相关规划的研究
北马房村地处东坝集团与东三乡规划的交界处,受到相关多方面规划的影响:全村有131.3公顷用地位于东坝集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之中;242.8公顷用地位于东三乡总体规划范围之中;同时,东坝集团以外的范围又属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受到二绿隔相关规划条件的制约。
(一)东坝集团控规要求
东坝集团是北京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同时,东坝集团也将成为疏散北京市中心区人口的重要地区。在东坝集团的控规定线中将占用北马房村131公顷用地,其中包括30.9公顷的村庄用地,影响到村内半数人口的去留。
(二)东三乡总体规划要求
在东三乡总体规划中,对规划范围内的用地提出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村庄整治:现状东三乡范围内的农民旧村改造采取就近合并的方式,将分散的农民住宅集中到二类居住用地内,将现状相对分散的村落合并改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市政及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的居民区。通过迁村并点,东三乡地区由原来的42个行政村合并为约10个居住组团。
基本农田:按照北京市土地局提供的资料,东三乡地区划定基本农田面积约20平方公里。规划安排农业用地21.5平方公里,充分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产业:利用农业用地建立特色生态农业景观和高科技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促进农业第三产业发展。
对北马房村而言,明确提出要将其迁入规划中的金盏组团,村域内主要用地将作为城市绿化用地使用。
六、现状问题分析
北马房村域范围同时受到了周边两个重要地区规划的共同作用,但是,目前东坝集团开发进展缓慢,距离其蔓延到北马房村还有一段较长时间;东三乡总体规划将北马房村迁村并点至金盏组团,但是,由于资金问题,短期内也较难实现。所以,对北马房村而言,最先实现的规划会对村庄产生主要影响。但是,不论何种规划都必须面对的是要将北马房村全部或部分拆迁,必须提供相应的产业用地,以解决拆迁居民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北马房村自身的特色产业,同时在全村受到相关规划影响时仍然能够维持自身产业继续发展,就成为了目前北马房村新农村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现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构成方面:现状村域内部企业类型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部分三产类企业档次较低,没有形成规模,仅有少量三产类企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合作模式方面:目前村集体对村内所属企业的合作方式全部为土地租赁方式,但是目前土地租赁费较低,这样,一方面导致进入村内经营的企业档次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导致村集体无法与村内经营效果好的企业共同发展。
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村域内企业布局零散,没有形成有效的集中布置,这样无法对其进行集中全面的配套服务。
北马房村近期内不会受到相关规划影响拆迁,那么如何满足近期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村庄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村庄道路方面:村庄内部主要道路基本为水泥铺砌,路况较差,部分村民出行的重要道路还是土质路面,多数村内入户道路为土路且路况很差,影响村民正常出行村庄给水系统方面:目前村内现用的两眼机井是在1994年和1997年所打,井深只有几十米,导致有部分饮用水参数指标没有达标。现在使用的给水管线已经使用了20多年,由于多年的杂质堆积导致水管的口径已经减少,致使流水量和压力减少,在用水高峰时管线末端的村民户没有水 。
村庄排水系统方面:村内现状仅有一条排水地下管道,主要道路地下使用方涵排水,其余道路均使用明沟排水。
村庄道路设施方面:村内大部分道路缺少路灯照明,晚间对村民出行造成不便。
(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医疗服务设施方面:村内现有医疗站设施比较落后,不能为村民提供良好便捷的医疗服务。
村民文化娱乐方面:村民现有两处活动广场,但设施比较落后,村内文化站点基本无法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村庄零售站点方面:村内现有集贸市场一处,超市一处,集贸市场缺乏管理,对村庄环境影响较大,超市规模较小,无法提供较全面服务。
村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方面:村庄内部的公共卫生间和垃圾池都急需改造,村内缺少集中的垃圾中转站。
(四)村庄环境景观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村内水体环境方面:村内拥有较大面积水体两处,主要排水渠一条,目前村民生活污水完全排入其中,水体质量很差,完全起不到水体景观的作用,同时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村内道路景观方面:村庄内部仅在村主入口两侧有部分道路绿化,其他地方道路两侧环境杂乱,景观效果很差。
七、现状优势及潜力分析
北马房所处的区位使得它一方面受到多重规划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具备一定的自身发展优势和潜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相关规划政策的引导
新一轮北京市总体规划:朝阳区全区都被纳入到城市中心城范围内。同时,将朝阳区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金盏乡乡域范围基本被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覆盖,属于4号楔形绿色限建区内,属于环市区郊野公园环的一部分。
在朝阳区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孙河、金盏、崔各庄所在的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大力发展绿色休闲、旅游观光等产业。
东三乡总体规划: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利用农业用地建立特色生态农业景观和高科技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促进农业第三产业发展。
北马房村又处在金盏乡“一园、两区、三带”产业空间规划布局中的“三带”之一,东苇路生态旅游带南端。多层面政策及规划的引导,明确了北马房村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区位优势
北马房村北临顺义,东邻通州,周边与东坝组团、定福庄组团、酒仙桥组团相毗邻,使得村庄的特色产业拥有大范围的客源地。蟹岛度假村、郁金香花园、天安生态园、福海颐乐园等乡属龙头旅游企业与北马房村沿东苇路展开。天安生态园、麦克尔钻石、700号餐厅等特色旅游服务品牌企业位于北马房村村域范围内,形成了乡域内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交通优势
村庄交通优势明显,联系首都机场高速与通州新城的重要通道——东苇路从村域内穿过;未来的机场第二高速路由村域东侧穿过,其辅路与村内主要道路相交;村庄距首都国际机场仅5公里,距三元桥8公里。另外,公共交通方面,现有多条公交线路从村内穿过,村庄与外界的公交联系便捷。
八、规划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前提
在本次规划中,原则上尊重已经成文的《朝阳区东三乡总体规划》和《东坝集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但由于该规划在短期内不会完全实现,故在本次规划中将北马房村在5~10年内不能实现拆迁作为规划前提。
(二)规划原则
1.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与北马房村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相关规划实现时序的问题,所以在对村庄的产业规划布局中,必须考虑近远期相结合,逐步引导现有产业转型成为与上级规划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对村庄内部采取的改造项目同样要以此为出发点,首先满足居民生活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个别服务年限较长且并非亟待解决的项目可以考虑暂缓实施。
2.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
多重规划的约束,使得北马房村无法继续向外扩展,同时现有建设用地已经大大高于规定的平均水平,对于特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北马房村必须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向内挖掘潜力。
(三)规划目标
1.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以市、区两级总体规划对该地区的要求为基础,引导村内主导产业与其接轨;整合内部特色三产资源,集中布置,逐步将村域内的产业用地更新为生态旅游服务产业用地;围绕乡旅游规划,共同打造东纬路生态旅游产业带。
改变合作模式,对现有产业用地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用地资源,以土地入股参与合作。
2.切实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改善村内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质量,提高村庄整体环境质量,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北马房村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九、规划项目内容及其说明
在村庄规划项目中,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沟通,我们达成共识:在产业方面,目前村内缺少特色主导产业,产业用地均采取出租形式,村集体收益较低,而且现有产业以二产为主与未来全乡发展目标差别较大;在村庄整治方面,村内供水管线的改造和排水系统的整治是和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项目
1.村属农游产业区:在天安生态园东侧,结合麦克尔钻石和700号餐厅,规划一处占地面积50公顷的农游产业区,其内部以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等特色农游产业为主,与乡内蟹岛度假村、郁金香花园、天安生态园、福海颐乐园等乡属龙头旅游企业相衔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结构,共同打造东纬路生态旅游产业带。
农游产业区由村集体以土地形式入股,以农游产业为主,特色服务产业为辅,招商引资,作为北马房村自身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以此作为远期规划实现后,维持北马房村居民生计的产业用地。
2. 现有产业用地集约化使用: 对村内产业用地进行整理,逐步迁出村内第二产业,将村域内现有产业用地集中至东纬路两侧,与规划农友产业园共同打造乡东纬路生态旅游产业带。
(二)村庄整治改造项目
1.村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1)给水系统改造:为满足村内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居民每人每天供水量不少120升) 管线内部压力不小于3公斤;为达到此要求,村内需要改造给水管线6547米,给水线路应环状布置;同时,村庄输配水管线应与道路结合布置,并设置必要数量的消火栓,每个消火栓之间间距不大于120米;村内水系附近的区域可以使用自然水系内部水体作为村庄消防用水。
2) 排水系统改造:将原有排水明渠完全改为地下排水暗管;村内每年排出生活污水428800吨、生产污水35000吨,村内铺设的污水管相应指标应该满足使用要求;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及北京市水务局《2006年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北马房村适合使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在村内污水管线出口处设置一座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用以处理全村排放的生活及生产污水,具体处理方案由相关部门核定。
3) 对村内水系进行治理,疏通排洪通道,保证村内暴雨时排水通畅。
4)村内主、次道路的改造:改造村内主要道路10400米,改造路面采用沥青路面,道路两侧设置路牙石; 改造村内次要道路7200米,将其整体硬化;其中,村内主要道路的宽度不小于6米,村内次要道路的宽度不小于4米;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路灯350座。
5) 道路交叉口改造:村内主次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阻碍驾驶人员视线的建筑构筑物和其他的障碍物,如有绿化其高度不得高于0.7米。当村庄主要道路平面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必须斜交时,锐角应大于45º。近期难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应通过加大交叉口锐角一侧缘石半径,清除视距三角形范围内阻碍视线的障碍物等方式保证车辆通行安全。
图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示意
1. 6) 入户道路改造:对村内入户道路进行硬质铺装,作为村民住宅门口与次要街道的连接线,供二轮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路面宽度2米左右。
图 碎石路面构造示意
3. 2.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4. 根据北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北马房村属于特大型村庄。按特大型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要求,计划在村建设4 处村民文化广场,以及村内新建老年文化站一处,改造集贸市场一处,因入京客隆超市一处;同时,改造村内现有卫生服务站。
3.村庄环卫设施建设项目
北马房村的户内旱厕改造为三格式冲水厕所,同时建议采用防渗处理,可以解决现状居民旱厕直排的问题。三格式厕所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清洁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好且适宜北京地区使用。具体的设计如图所示。
根据北京市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对村内12处现有公共厕所进行改造,改造成为三格式厕所,并新建17处公共厕所,每厕最低建筑面积应不低于30平方米。
贯彻垃圾密闭化处理,倡导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及其它垃圾均要及时、定点分类收集,密闭贮存、运输,最终由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垃圾密闭化管理设施建设验收标准,对村内垃圾回收池进行改造,新建30处垃圾房,每个垃圾房占地面积10~20平米。在村内设容器式垃圾收集站即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桶数量按服务人口、垃圾日产生量及方便使用的原则设置,在村内设置共368个,其设置方式按与住户最远距离不超过100米(或步行不超过2分钟)设置。垃圾收集站设置位置应固定,既方便居民使用和不影响市容观瞻,又利于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垃圾收集站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少于5米。此外,在北马房村北侧规划建设一座配备设备型小型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做到防雨、防渗、防漏,保持整洁,不得污染周围环境,并与村容村貌相协调。
村内根据垃圾收集站建设规模、服务人口、运距及工作量等条件组建保洁队一支,配备保洁车一辆及三轮车三辆;职责明确,有专人管理维护,配套运行费及设施维护资金落实。
4.村庄环境整治
对村内水系,结合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并对周边集中绿地和道路两侧绿地进行绿化美化;并对村内整体环境进行整治新建及改造20800平米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