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
柳叶湖设计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1地理区位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下游和澧水中游,处于湘西北旅游黄金走廊腹地,西连张家界,东望岳阳,北通武汉,地理位置极为独特。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且是正在崛起的以轻工业为主的湘西北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柳叶湖地处常德市郊,南有桃花源,北有壶瓶山。随着常张高速公路拉通,常德作为湘西北旅游枢纽的地位将日益呈现,柳叶湖旅游的区位优势更加明快速迈进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使常德市成为一颗闪耀在洞庭湖畔的明珠。
常德柳叶湖中心公园地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代家岗度假中心区。东临柳叶湖大堤,西抵常志路,南起柳溪路,北至毛家水域,总规划面积约40公顷。其中5%可以作为建设用地,约2公顷的建筑用地(常德市规划局)。
1.2气候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兼有润湿的滨湖气候和潮湿的山地森林气候特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1月最冷,平均为4.4℃,7月最热,平均为28.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3.2℃,极端最高气温为40.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48.3毫米,1954年最大年降雨量2020.4毫米,最小降雨量的1972年为927.0毫米。
1.3历史文脉
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
二、 现状分析
2.1场地与周边关系
与场地相关的二级旅游资源点包括:刘复基故居、隐园、湖边长廊(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旅游资源评价图)和司马诗楼、画院、书屋、屈子歌亭、楚风园等。(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规划总图)
度假区、水上运动区、文化广场、古典园林、大堤、柳叶湖、休闲娱乐园、酒店宾馆、常德城区、太阳山。(常德柳叶湖南岸环湖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总图)
2.2现状景观分析
南侧现状为自发形成的渔家小吃一条街,形成了一定的餐饮规模。
西侧是建设中的常志路,道路东侧有与之平行的水渠及池塘,水体周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少量坟地与规划道路重合,面临搬迁。
西北侧有村落,村落周边种植着桔、枇杷等经济果林,以及香樟、竹、水杉等乡土植被。
北侧是宽阔的毛家水域,可远眺太阳山。湖面大面积为养殖渔场。湖畔为种植水稻、莲藕、茭白等作物的水田,田地呈阶梯状与湖岸自然衔接。同时,湖畔有少量坟地。
东侧柳叶湖大堤为防洪作用的堤岸,修建有环湖公路。
东南侧阴溪北侧为集中的村落,建筑为红砖灰瓦的民居。周边有果林及乡土植被林。
场地中心区为大面积的平坦稻田。
总体上,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湿地+稻田+村落+乡土植被);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初具规模的渔家餐饮一条街);丰富的周边文脉(隐文化+刘海砍樵的传说+桃源背景+湖湘文化+采菱文化等)。
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生态基础优越,但生态特色不够突出。
2)周边文脉底蕴深厚,但未有机引入到场地内。
3)民居建筑形式质朴,但相对简陋,需精炼。
4)现状景点较少,缺乏核心景观,缺乏主题和文化内涵,
2.3方法及对策
1. 由于场地为平整的水稻田地,景观过于均质化,需要通过改造创造丰富的景观。
2. 场地内水源丰富,地势较低,且有暗渠与柳叶湖联通,可结合地形改造,梳理水道,形成环形的水上游览线。
3. 场地的南部紧挨这柳叶湖的文化广场,可结合场地原有的渔家乐开发成公园的文化服务建筑区。
4. 场地的北部地势低洼,可改造成湿地景区,部分湿地可形成独立的小岛作为鸟类的栖息地丰富景区内的自然景观。
三、 规划依据
《常德柳叶湖中心公园景观设计任务书》
《公园设计规范》
《湖南省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常德柳叶湖南岸环湖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
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四、 方案一理念及方案特色
1. 通过“泡泡”树岛构筑场地空间,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而树岛的内部也形成了丰富的空间,为了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营造提供载体。
2. 对每个树岛赋予不同的自然、文化、艺术的内涵,通过对空间意味的塑造形成自然意味、传统文化意味、现代艺术意味等不同的体验场所,以丰富游人的体验。
3. 通过水系的改造形成了一条环绕公园的水溪,结合武陵地区的桃花源的文化传统栽植桃花,形成环湖的一条桃花带。
4. 构建不同景观视线的林荫便捷道,如有些是指向太阳山、隐园、文化广场等外向借景的便捷路径;有些则是指向桃花溪、树岛、鸟类栖息地、墓园等内部景观。
5. 文化建筑微微悬挑插入水中,构成公园现代艺术体系的一部分。
6. 自然的农田通过野化的栽植管理方式,形成野草、野花的次生草本植被林。
五、 方案一功能分区
5.1文化服务景区
该景区位于中心公园南侧,包括主入口、文化水街、荷花堰等景点。通过现代手法的建筑,营造具有传统水乡意境的水街景观。将现代的城市休闲文化与传统的赏荷采菱文化有机的融合起来,使游人在品味清茶与咖啡的同时,看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旧景。
5.2树岛主题景区
该景区位于中心公园的核心区。亦是本方案的特色核心区。通过水泡树岛的营造,将原本均质平淡的场地营造成为丰富多变的体验空间。结合景观构筑物、景观雕塑、植被等元素,对每个树岛赋予不同的自然、文化、艺术的内涵,通过对空间意味的塑造形成包括自然意味、传统文化意味、现代艺术意味等不同的体验场所,以丰富游人的体验。景点包括:水泡树岛(传统文化、现代艺术、自然生态)、景观盒、栈道、野花野草园等。
5.3水生经济作物园
该景区位于中心公园的东北角,由现有水塘改造而成。以精致的湿生植被和经济湿生植被为特色。如稻、菱、莲藕、水仙、荸荠等。结合科普知识景观盒及科普解释系统,为游人普及湿生经济植物知识。景点包括:知识盒、湿地经济植被、栈道等。
5.4湿地植物园
该景区位于中心公园北侧的狭长滨水区域。以多种类的湿地植物群落为特色。依据湿地植被的习性进行组团划分,形成从高到低,涵盖滨水、浮水、挺水等多种景观形式的湿地景色。同时点缀以木栈道、景观小品、景观构筑物、湿地科普展示牌等人文景观。使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景点包括:栈道、湿地浮岛、湿生植被种植带、水杉树阵等。
5.5鸟类栖息地
该景区位于湿地植物园北侧的湖中。以鸟岛沙洲为特色。有了周边湿地的生态保障,鸟类可用在此觅食繁衍,形成相对独立安静的鸟类居留地。鸟类的到来不仅丰富了公园的自然氛围,也完善了公园的生态系统。形成人与鸟和谐共处的独特景观。景点包括:沙洲、鹭岛、观鸟盒等。
5.6桃花溪景区
该景区位于公园西侧,通过对现有池塘、水渠的改造形成的一条环绕公园的水溪,两岸遍植桃花,形成如《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如画桃花景观带。结合景观构筑物及景观小品,营造隐逸恬淡的溪流景色。景点包括:桃林、栈道、景观盒、野渡等。
六、 方案二理念及方案特色
1. 通过对田埂这一作为场地内主要元素的提炼和强调,形成以树列和几何地形为边界,方向感强烈的场地空间特色。不同的边界限定出不同的景框,将作为远景的湖光山色导入场地,同时提供各种尺度的活动空间与多样化的空间体验类型;
2. 对各个主题园区赋予不同的自然、文化、艺术的内涵,通过对空间意味的塑造形成自然意味、传统文化意味、现代艺术意味等不同的体验场所,以丰富游人的体验;
3. 通过水系的改造形成了一条环绕公园的水溪,结合武陵地区的桃花源的文化传统栽植桃花,形成环湖的一条桃花带。同时,将艺术桃花源的概念引入这条滨水地带,分别设置绘画,音乐,民俗艺术等等各种主题的艺术园,将不同的的艺术体验带给游客;
4. 构建不同景观视线的林荫便捷道,以联系公园内部的不同园区,同时亦作为指向不同类型景观的导向性交通空间;
5. 来自田野的艺术体验是方案着力表现的内容,基于场地景观呈现典型的中国南方农田景观特征,设计中提炼与抽取农田元素,将其加以艺术的表达,使公园成为都市生活中一处体验传统人地关系的去处;
6. 文化建筑微微悬挑插入水中,构成公园现代艺术体系的一部分;
7. 自然的农田通过野化的栽植管理方式,形成野草、野花的次生草本植被林。
七、 方案三理念及方案特色
7.1场地解读对于湖湘文化和场地文脉的回应
规划设计之前对于湖湘文化的学习和膜拜,有意识地将“激越而又有序、笃实而又灵动、浪漫而又实际的鲜明地域特征”精神投注和体现在规划设计方案之中。
挖掘场地文化的多元性、真实性、延续性,保留水乡、村落田埂肌理作为历史文脉的延续;
文化延续和发掘,如桃源小酌、湘女采菱作为文化展示性、参与性、地方性很强的文化延续景点;如观鸟、湿地游览等代表时代潮流的时尚文化发掘与展现。
7.2.方案特色对于场地肌理和适宜性的回应
特色一强化和保留渔耕劳作在大地留下的肌理用树阵基本结构骨架进行分割组合,分别形成了体验的树阵空间。
特色二将渔塘、果田、菜田、农田等元素加以抽象,艺术化穿插在树带组成的空间中,使游客在游览过程能采摘和品尝到地道的当地特产。同时增加展示馆、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盒、垂钓台等游赏休闲设施,也可以作为市民休闲场所。
特色三景观立体化:以水杉、池杉作为是主干乔木,大量种植穿插,改善由于耕种和养殖强度过高、缺少立体化景观。利用其他树木、微地形丰富立体感,围合和分隔空间,避免单调的景观;
特色四场地北侧根据“逆圩田”原理,扩大延伸面,形成完善“湿地——水陆交界带”系统;通过生态演替形成沼泽草甸和水生植被群落。
特色五构建不同景观视线关系通廊,如指向太阳山、柳叶湖、隐园、文化广场等外向借景的便捷径。
7.3功能布局对于功能需求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思考
在水边,树林之中增加科普基地、艺灵村落、桃源小筑、滨水酒吧以及特色餐饮街等有限的商业服务设施,自然的穿插木屋社、露营地散布在树林空间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供功能设施和休憩场所。
功能分区为一溪五区:一条桃花溪以及湿地演替区、生态科普休闲区、渔耕文化体验区、文化艺术休闲区和特色餐饮区。
八、 交通组织
8.1在公园东、西、南三面设置入口,南侧为主人口。在各入口处设置停车场,车辆不进入公园内部。内部交通以自行车为主,在各入口设置自行车租赁处。通过一条自行车环线组织内部交通,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应急机动车道。
8.2以自行车环线及核心区步行环线形成内部的环形交通。以多条便捷的辐射式直线道路连接环线及各个景点。
九、 水体及竖向规划
9.1水体规划
1. 利用场地边缘现有水面、池塘、水渠等水体形式。将其梳理贯通,形成环绕中心公园的溪流。
2. 对场地内现有池塘进行保留并恢复生态群落。
3. 增加特色水泡树岛。
4. 增加生态湿地,营造水中植物浮岛及沙洲。
9.2竖向规划
将现有场地进行竖向改造,丰富场地竖向变化。在场地西侧桃花溪两岸营造微地形,起到隔绝西侧过境公路噪音及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场地内部为大面积平坦的野花野草园。在平坦的场地中营造星罗棋布的水泡树岛,形成若干略高于地平面的小岛。
十、 种植规划
10.1植被分区规划原则
1. 生态性原则。本规划充分考虑中心公园植被现状,通过恢复、完善生态植被系统的方法,形成生态自然的公园景观。
2. 生物多样性原则。完善并丰富植被种类,形成乔木、亚乔木、灌木、花灌木、草种、地被合理搭配的完整植被空间模式。以及针叶、落叶阔叶、常绿阔叶的完整植被种类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土地资源,也增加植物品种、数量。丰富多彩的立面结构层次,既符合园林美学的要求,又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关系,有利于病虫害的生物控制,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可能。
3. 乡土化原则。强化植被的本土特性及乡土特性,突出植被的地域特性。乡土树种是本地的最适生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不仅具有一般植物的防护功能和保护功能,而且在突显景观特色、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
4. 季相差异性原则。在绿色基底的前提下强调植被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变换。如春花、夏果、秋叶、冬枝等景观季候特征。
5. 速生树与长寿树结合的原则。速生树适应性强,管护成本低,生长迅速,可以迅速形成大面积的植被基调。长寿树中生长缓慢,但经济价值高,且多年后将成为场地历史氛围的主要营造者。两者相互搭配,相得益彰。
10.2植被分区规划
依据不同场地特征,形成以下功能区:
1.生态林
散落在公园周边与城市道路邻近的区域。以水土保持和隔绝噪声为功能的阔叶混交林。骨干植被:香樟、枫杨。基调树:青冈、女贞、刺槐、水杉、乌桕等。
2.景观疏林
以营造景观氛围为主要功能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集中在溪流周边。骨干植被:桃、柳。基调树:天竺桂、香樟、枫树等。
3.生态湿地
以净化水质、涵养水体为功能的湿生植被群落。集中在湿地及鸟岛景区。骨干植被:水杉、蕨类、芦苇、鸢尾、千屈菜等。
4.树岛特色植被区
水泡树岛区种植的特色植被。骨干植被:水杉、蕨类等。
5.经济湿生植被区
集中种植的湿生植被。骨干植被:如稻、菱、莲藕、水仙、荸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