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个结合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十个结合:一要注重农民自主创业与国家大力扶持相结合,二要注重巩固农业基础与发展二三产业相结合,三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相结合,四要注重发展村域经济与提升劳务经济相结合,五要注重发展农村经济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六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相结合,七要注重实现村容整洁与增强内在活力相结合,八要注重完善村民自治与加强党的领导相结合,九要注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与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相结合,十要注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加大哺农力度 增强农村活力 推进城镇化 从实际出发
中共中央关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要更加发展,民主要更加健全,文化要更加繁荣,社会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要更加殷实”而对农村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既科学系统,又内涵丰富。我国农村分布广阔,农村人口又占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目前,各地为了落实中央这一精神,纷纷都在谋划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如何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大文章?把我国的农村建设的越来越美好?这是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十个结合。
一要注重农民自主创业与国家大力扶持相结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的条件日渐具备。目前总体上,我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就要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农民增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国家无疑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那些农业、农村和农民大省,理所当然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省份,也理所当然地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扶持省份。加上国家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的政策倾斜、出于构建和谐社会考虑的扶贫支持,出于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考虑的资金投入,出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考虑的财政转移支付,广大农民将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这些,无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的良好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尽可能地争取国家的扶持,用好用活国家一系列惠农的倾斜政策和支持资金,这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分布很广,国家有限的财力鞭长莫及,再则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国家的扶持不可能完全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主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主要靠农村的自身发展和自我进步。要着力培植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培养村民致富的带头人,不断壮大农村的支柱产业。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自主创业与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自力更生、自我发展为主,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为辅。
二要注重巩固农业基础与发展二三产业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厚实的产业支撑。农村顾名思义以农为主,居民主要务农。在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注重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通过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和产业化规模经营,稳定增加农业产量、持续提高农业效益、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逐步增加农民务农收入。但从总体上来说,农业是弱质产业,既有大的自然风险、又有大的市场风险。并且,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大体按户人均分配,大多农户一般仅有几亩或十几亩耕地,农业劳动率低下,农业生产扣除成本后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多数农民仅靠务农要达到生活富裕是比较困难的。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才293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的人均收入还不足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这两年农民务农收入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恢复的性质和风调雨顺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要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必须发展农业与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农村的发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三产则三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要确保粮食安全、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又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这样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有大的提高,使农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缩小城乡差距。
三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确有了很大发展,但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许多农村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并给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在农业发展中,化肥、农药、地膜和增长剂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面源污染,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农村工业发展中,虽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但大多难以形成规模,工业的外部不经济非常明显,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费、低效益、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比较突出,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或资源破坏,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地区乡镇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它的正面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目标,就是要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切实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搞好生态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农业的发展,既要高产、高效,又要优质、生态、安全。乡村工业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区域集中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产出、高效率、高利用的节约型增长,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恢复和优化农村本来就应该拥有的田园风光。
四要注重发展村域经济与提升劳务经济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过上宽裕生活,需要在本村或本地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但发展经济不能仅仅局限于村内或本地。由于农村自给自足色彩较浓,对外开放对农村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说来,农民劳动致富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在农业深度开发和多种经营上想办法,二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在本地发展非农产业,三是推动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虽然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多种经营具有广阔前景,但根据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是逐步减少的。因而,从长期来看,无论国家对农业农村给予怎样大的扶持政策,不管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多种经营到什么程度,农业所容纳的劳动力必定是有限的。并且,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日益面临环境治理不断加大的形势,也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难度。同时大部分乡村现有的二三产业,又不能吸收本地如此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所以,只有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才能使农业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并推动农村土地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从而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中国人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60%,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占很大部分。事实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在外务工者信息量大、接触面广等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并引导外出务工有资本、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于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要注重发展农村经济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镇化。相对农村而言,城镇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提供较大较集中的市场、提供较便捷的社会服务,因而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城镇是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生长地。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工业的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如果城镇发展缺乏活力,就难以充分发挥以城带乡的作用,难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应该看到,以往高度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虽然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农村工业化而非城市工业化的问题。在本乡村发展工业或第三产业,农民只是实现了就业的转移,并没有实现空间上的稳定转移,从业农民大都是“亦工亦农”的“两栖”人口。发展乡镇企业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或土地,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以往农村工业化的高度分散布局,付出了比城市工业化高出几倍的土地代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顺畅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门槛”,切实维护在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农民轻装上“镇”就业安居。城镇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聚集乡镇企业和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一些地方可适当撤村、并村、撤村并乡、撤乡并镇,调大、调强、调优小城镇建设。规模并大、实力并优,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形成聚集效益,便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进而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六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相结合。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如果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不仅农村经济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不能得到全面提高。目前我国农村,不仅经济落后,社会事业更落后。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问题非常突出。绝大多数农村,既存在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存在社会事业严重不足的问题,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事业进步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的结合,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解决好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公正等问题,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农村的社会事业,主要应由政府和社会来投入。国家要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统筹城乡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交通通讯网络建设。要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努力在农村实现“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低生育率”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农村,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七要注重实现村容整洁与增强内在活力相结合。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数农村,房舍街道没有规划,建设无序,脏、乱、差、散的现象比较普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境况,再现农村人居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重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建新房、改善村容村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改善村容村貌,规划必须先行。村庄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建设协调的战略高度,考虑到城镇化的进程和空间布局;还要从农村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考虑和尊重农村的具体实际及特点。村庄建设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生态入手,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圈、改灶,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农村卫生、整洁、舒适、便捷、美化。但另一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村容整洁优化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村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表有里,不仅仅要盖一栋栋漂亮的房子、修一条条宽敞的街道,不仅仅是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注重外观,更要注重内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增强农村的活力,这个活力是综合性的,包括经济发展的活力、社会发展的活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等。如果农村缺乏内在的发展活力,村庄建设和村容整洁也将失去经济社会支撑。增强农村内在发展活力的关键,在于培植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能调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动力足、经营灵活和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优点。浙江农村经济得以腾飞的秘诀,就在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农村经济的活力在民营、出路在民营、希望在民营。要放手发动广大农民,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做大做强。
八要注重完善村民自治与加强党的领导相结合。“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而农村管理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村民自治。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是我党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农村的伟大实践。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是一致的。村民委员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成立的,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组织村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行、关系着农村能否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目前,广大农村的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协调的,但在一些农村还存在不少问题,工作中的矛盾时有发生。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既巩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为此在农村,一要党支部的活动切实体现广大村民的意愿、真心切意地为村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二要具体界定和合理划分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限和职责,在制度化和操作性上保证二者关系的规范运作;三要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能带动村民致富、威望高、群众信得过的人吸收到党支部中来,并以优秀党员的身份参加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可以兼任村委会主任,但都必须依法经过直接的、公正的选举程序选出;四要切实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选举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只有村民的这“五权”落到了实处,才能革除村务管理中的弊端,才能实现民主治村、促进农村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九要注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与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乡风文明”。乡村文明是综合性的,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而“乡风文明”,就是要建设精神文明,就是在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互助友爱、崇尚科学、积极向上。“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农村和谐社会的标志。在“乡风文明”的建设中,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乡风文明,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形成的。建设乡风文明,要破除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要破除部分农民思想上的狭隘主义、家族观念和封建糟粕意识。但是,我们在“破”中不能丢掉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国有深厚的在世界上值得骄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大农村积淀深厚,但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了很大摧残和破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乡风文明,更重在建设。要不断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让马克思主义占领广大农村阵地,让邓小平理论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生根开花;同时,要强化和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重信守义、遵纪守法等良好的乡风民俗,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你文明、我文明、大家都文明的文明乡风,推动农民群众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牢固的思想保证。
十要注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全力推动。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决非几年能成就之事。因此,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农民)为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操作性强的方案,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搞空中楼阁。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脚踏实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律化,不搞强迫命令,严防形式主义。要吸收“大跃进”的教训,不要追风冒进,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大干快上、盲目照搬。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事实求是,量力而行,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实化项目,循序渐进,逐步到位。乡村建设,一定要与本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规划既要适当超前,又不能标准过高,避免重复建设、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更不能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机,搞新一轮的摊派,折腾农民,增加农民负担,侵犯农民利益。要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帮助群众了解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依靠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同时,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有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