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
松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
国务院于2004年2月批准,黑龙江省唯一的政区型开发区——哈尔滨市松北区成立。松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是松北区建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松北区建设一个哈尔滨市新城区和实施省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关键时期。“十一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省、市政府对松北区发展战略决策和松北区区情为依据,以富民强区为根本出发点,主要对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进行规划,是“十一五”期间松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一)基础条件
2004年,是松北区设政建区第一年,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34.7%;第三产业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8.2:46:25.8。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19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6.9%。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53%。全年签订合作协议79个,协议引资额360亿元,实际到位额8.4亿元;协议外资金额8.5亿美元,实际到位额0.28亿美元。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1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8万人,占26.2%。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同比增长10.8%。从现状看,松北区经济发展基础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潜力巨大。松北区主要是由原农村乡镇,万宝镇、松北镇、松浦镇、乐业镇、对青山镇五镇构成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区可耕地面积46.9万亩,天然草场面积9.3万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质较好,还有大量的地热资源,再加上环境污染较轻,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都市农业得天独厚。
2、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但开发空间广阔。以往,松北区划内原有乡镇虽然努力发展乡镇工业,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像样的工业企业很少,再加上驻镇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景气或破产或转向,致使松北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很差,还没有形成与城区相匹配的工业规模。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松北区是哈大齐工业走廊江北工业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
3、旅游经济特色鲜明,教育产业已有相当规模,其他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旅游资源丰富,美丽的太阳岛座落在松北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发以来,已发展成闻名于国内外的著名旅游胜地,每年一次的雪博会、冰雪大世界都在这里举行;盛夏时节,因气候凉爽又成为极好的避暑胜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的游客来这里观光、体验、休闲、娱乐、避暑、购物。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先后迁入壮大了教育产业。从未来哈尔滨市新中心城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非常薄弱,一些基本设施很欠缺,如没有金融大厦、五星级酒店、商务中心等。
4、区位条件优越,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区域。自省、市决策开发江北以来,松北区就成了一片热土。市政府迁入,使其成为行政办公中心。全区面积736.6平方公里,是实现哈尔滨城市“北跃”发展,再建一个哈尔滨的最基本条件。松北区是黑龙江省北部20多个市、县途经哈尔滨的必经之地,区内有滨州、滨北两条铁路纵横南北,哈黑、哈大、哈绥、环城高速四条公路贯穿,有5处铁路客运站和4处货运站,有3处水路客运小码头,交通十分方便,为发展一、 二、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生态环境良好。松北区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北岸,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保护性湿地和草原,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和氧源。太阳岛面积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规划控制面积88平方公里,是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碧水环绕,景色迷人,具有质朴、粗犷、天然无暇的原野风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营造寒温带现代生态人居示范地提供了难得的生态环境。
(二)发展环境
1、今后十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期”。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经济走上增长轨道,东北亚区域合作趋势增强,为松北区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或开辟国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进入重大调整期,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实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发达地区或为扩大市场或为抢占资源必将向中部和西部扩张等为松北区吸引区外资本,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为我区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省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的实施是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松北区已列入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中,为松北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省、市政府已决定加快推进“开发江北,两岸繁荣”的战略,新修编的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确定了“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的空间发展布局,其中“北跃”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区新增城市用地面积70.1平方公里,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载体,必将使松北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在各地竞相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形势下,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是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各地竞相使自己成为海内外企业的外植基地,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以及内陆长江流域,在投资环境、经济实力和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优于松北区;二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沈阳、大连、长春等市加快发展势态十分逼人;三是我市各区都在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已形成了竞争发展的形势。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地认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在竞争中的快发展、大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省、市对松北区发展的战略要求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实际出发,松北区“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基础设施建设。松北区是由农业区通过行政区划转为城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中心城区的要求相差较远,这也是限制招商引资、快发展、大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城市基础建设、加工业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小城镇建设等都需要尽快展开并取得成效。还要解决松北区自身防洪安全问题。
2、集聚经济发展资源。松北区靠自己的力量打造一个新中心城区,必须要靠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靠政策、靠市场吸引国内外、省内外投资者来这里建企业、开商服、建基础设施、发展事业等等。因此,能否加快招商引资的速度、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就成了能否实现省、市对松北区发展战略要求的关键。
3、社会转型。松北区是一个政区型开发区,区内的农村乡镇真正转为城区,单靠行政区划变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大量社会转型工作,例如失地农民的就业、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民观念和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变、政府管理内容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只有与城区建设同步,才能调动起当地居民和干部建设新松北的积极性,才能使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4、产业布局。站在松北区未来将建成哈尔滨市新中心城区的角度,审视现在的产业布局,松北区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都与中心城区不相匹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业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
二、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一)松北区的功能定位
依据哈尔滨市“五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的目标定位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把松北区建设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化、人性化和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型中心城区的战略决策,充分考虑松北区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松北区的定位概括为:二十一世纪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增长区域;哈尔滨市行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新兴产业区;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寒温带现代生态人居示范基地
(二)发展目标
松北区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开发区,其发展模式必然是跨越式的,决定发展的因素多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事前很难预判,因此,确定“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是:新城区形象初步形成;哈大齐工业走廊松北区部分建设全面展开,主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区域农业为建设成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旅游观光都市农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推进太阳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同时,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商业贸易集中片区初具规模;基本建立起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成松北、松浦、万宝由镇向街道办事处的社会转型,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布局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具体指标: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递增 44 %左右,其中第一产业达到4.1亿元,年递增3%;第二产业达到44.7亿元,年递增39%;第三产业达到51.2亿元;年递增67%,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到4.1:44.7:51.2 。
——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 29%左右,其中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8亿元,年递增30%。
——招商引资年均增长3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58元,年均增长6%。
——全区居住人口发展到55.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0万人,流动人口5.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建成区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
——城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国有、集体企业达100%,私营企业达80%。
——人均道路面积29.56平方米。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三)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省、市对松北区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依据;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市行政中心北移和松北建政设区 三大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区型开发区的体制、政策和资源优势;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求发展全力打造行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新兴产业区、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寒温带现代生态人居示范基地,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最强力的增长区域;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低消耗、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和改造提高现有产业;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推进城市建设;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会转型,为建设特色鲜明、现代化、国际化、繁荣昌盛的新中心城区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生态理念,强化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积极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同时,坚持走以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兴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
——既要积极进取,敢想、敢为,又要量力而行,审时度势、循序渐进。
——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坚持各项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
三、发展重点
(一)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为组织形式,以整合农业资源,调整产业内部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要内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哈尔滨市最具竞争力的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70%。养殖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5%。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5%。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生猪、蛋鸡、肉鸡、羊等,同时大力发展獭兔、肉犬、狐狸、貉子、鸵鸟、鹿、火鸡等特色养殖业。
2、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桥、函、闸等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农田排灌由现在的5年一遇洪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重点治理排涝干线两侧的水土流失。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国、县道为骨架、镇路为分支、村屯路为“毛细血管”的新局面。推进农田防护工程和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3、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建立科学的耕作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四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4个示范区:①东金现代园艺科技示范区;②松花江花卉示范区;③棚室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④露地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园区建设重点实施生物技术工程,园艺配套工程和绿色蔬菜生产配套技术工程。五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网。
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合作组织和各种中介组织,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
(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
松北区是哈大齐工业走廊江北工业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主要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江北工业新区建设展开。
哈大齐工业走廊定位在建设“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有带动力的新型工业走廊。依据这个定位和借鉴其他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松北区工业发展以开发与建设工业园区为主要方式,实施工业园区带动战略。
国家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设在松北,为了充分发挥其体制和政策优势,围绕他具体规划五个园区:即欧美亚科技园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园区;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区;乐业综合产业园区;对青木材加工园区,实施一区五园的开发建设方式。
1、欧美亚科技园区
欧美亚科技园区主要是整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为呼兰河西南工业区(松北区乐业与万宝部分)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乃至整个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产业园区提供项目源。面积2.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面积为27万平方米,开发建设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高新技术软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展示中心、高新技术项目推广中心、科学家公寓和六个博士后工作站,形成较为完整的高科技研发体系;二是高新技术生产区,面积为193万平方米,重点发展包括自身转化项目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2、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
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主要是吸纳中俄两国先进生产要素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作为我省对俄出口加工基地,按照“内建基地、外辟市场、构筑通道”的发展思路,充分依托在俄罗斯境内已建立的乌苏里斯克建材市场等八个大市场,发展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建材、服装等出口加工产业和对俄科技产业项目。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起步区面积5.8平方公里。
3、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区
由市环保局和松北区政府共同创建。环保科技园区以环境保护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环保设备、环保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环境治理及监测等产业。环保科技园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规划选址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内,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7平方公里,重点引进大学科技园及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部分规划选址在万宝镇,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环保工业产业。
4、乐业综合产业园区
根据松北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的要求,以及该园区毗邻利民开发区的区位特点,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食品加工业、农机配套产业以及与利民开发区衔接的产业。
5、对青木材加工园区
依托对青镇铁路交通便捷、废弃地资源多和现有木材加工基础,利用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重点发展原木加工及木材深加工。
工业园区建设实施轻重缓急、重点推进策略。“十一五”期间,欧美亚科技园区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园区基本建成。标准是园区内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基本齐全,达到“七通一平”。每个园区至少引进30个项目,其中有20个项目投产,园区形象树立起来。每个园区总产值达到或超过10亿元人民币。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区、乐业综合产业园区和对青木材加工园区完成规划设计、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引进3-5个项目,为发展奠定基础。
(三)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松北区作为新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开发区,第三产业必然成为发展的重心,逐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三产业发展以打造精品、扩大总量、促进就业、方便生活、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现代服务业。
1、做大做强旅游业。太阳岛风景区是建设哈尔滨市国际冰雪名城的主要载体,要不断提高建设档次,建设东北亚论坛、极地海洋公园、原野公园等,使其尽快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名胜区。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群。一是建设高品位度假别墅区,区内现有40多处度假村,要逐步进行旅游设施配套,提档升级;二是开发大亮子、小月亮湾旅游区和金代古城遗址、民俗村等项目,建设湿地公园;三是发展农业观光游,以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主,展示高效农业的名、特、优蔬菜、花卉及珍禽动物养殖等项目;四是推进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开发。发展旅游业必须开拓创新,着力解决投资效益低下问题,创出一条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2、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设施。推进荷兰步行街建设,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集中区,争上冬奥会项目,建五星级酒店、商务中心、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着力建设万宝等八个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家具建材综合大市场和对俄经贸科技大市场,整合农机大市场资源,做大做强。
3、开发建设生态居住区。以组团方式,建设“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居住小区。(四)优化空间布局在松北73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人性化和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型中心城区。用十五至二十年时间着力打造“五个一百平方公里”,即:100平方公里水面和湿地;100平方公里森林和绿地;10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100平方公里商服居住区。通过这“五个一百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创建融“江、岛、城、绿”为一体的的整体意象,建设组团布局模式、楔形绿地相隔、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三二一产业发达、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为实现这一空间战略布局,“十一五”期间,松北区将形成“一水”、“一带”、“两园”、 “三桥”、 “四片”、 “八点”的整体格局。“一水”是建设贯穿松北、松浦、万宝三地,长度16公里的松北区第二条内河,形成一条城区水系;“一带”是沿松花江北岸建设风景带;“两园”是建设两个城市公园,一个在三环路以北和欧美亚园区相邻、占地30公顷,一个在东北亚园区以西和滨洲铁路之间、占地60公顷;“三桥”是202国道和三环路立交桥、三环路和滨洲铁路立交桥、三环路和四环路立交桥;“四片”是省行政片区、市行政片区、东北亚片区和欧美亚片区;“八点”是打造八个景观点;初步形成绿色江北新城的大框架。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规划先行,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1、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松北区道路网络框架,保证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及路网整体使用效率。加快过江通道的建设步伐,建设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三环路西江桥、四环东江桥、经纬街过江隧道,同时对滨北公铁两用桥进行拓宽改造,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过江交通需求。加强停放车辆设施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大力开发“高科技、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合理配置新区的公交资源,加大过江公共交通运输能力,以保证居民出行方便。完成江北客运站、江北货运站建设。
2、市政设施建设。改造前进水厂和建设万宝水厂,提高供水能力;引用磨盘山的洁净水,作为生活用水。推进松浦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机制,实现排水和污水处理法制化、小型化、市场化。建立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输配系统。完善市话通信设施、邮政设施和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建设松北区垃圾综合处理厂。提高供气供热能力。完善消防设施。完成松浦堤、前进堤建设,达到防洪目标100年一遇。
3、环境保护建设与绿化。完善绿地系统,加快东北虎林园、前进公园、城区水系、沿江风景带等项目建设。进行“三横三纵”(四环路、三环路、沿江、202国道、滨北铁路、滨洲铁路六条廊道)生态廊道建设。营造防风固沙区,实施环市区三北防护林扩建加密、增宽提档升级防风固沙工程;实施四环路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强化环境保护建设,全面推进水、空气、声、固体物处理以及生态建设工程。
4、小城镇建设。松北镇、松浦镇和万宝镇随着江北新城区的建设很快将转变成城市中心区,而对青山镇、乐业镇将成为城市郊区。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郊区不再是“菜篮子、米袋子”的单一功能,而是城市发展的备用地、城市生态环境协调涵养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田园生态观光休闲的集合体。其定位是:对青山镇充分利用现有北部、中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流通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北部种植业、中部养殖业、南部加工业”发展格局的小城镇;乐业镇充分利用现有种植业、养殖业优势,借呼兰河西南工业区开发之机,大力发展沿路经济,大力发展加工业,逐步形成“西部种养结合、北部旅游、东南部工业”发展格局的小城镇。借新城区建设和扩张之机,借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之机,把城区发展与郊区乡镇改造结合起来,为他们尽快发挥郊区功为他们尽快发挥郊区功能创造条件,尽早安排供排水工程、镇内道路建设工程、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工程以及居民地的改造等。
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区转型
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乡镇变街道,农民变市民,“十一五”期间力争松北镇、松浦镇、万宝镇完成社会转型,为对青山镇和乐业镇社会转型创造条件。
1、壮大教育,促进科技、卫生、文化产业发展。
教育实施“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网络技术”四大战略,大幅度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引进省、市重点学校,建一所示范性高中、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扩建两所完全中学、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与一所普通初中,建一座示范性幼儿园,完成十四个学校的危房改造,根据需要撤并小学。完善和提高乡村教育。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校校通。努力使松北区尽快步入教育先进区行列。
通过科技工作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一是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扶持和培养5家有发展潜力的民营高技术示范企业,建成10家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二是逐步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从事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科技信息、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科技法律和专利等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企业和中介机构,制定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有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规范运行和管理;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尽快投入运行,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综合性的科技服务;建立科技信息网,为科技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孵化器建设,扶持并认定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企业。三是在引进科技人才和智力上实现“七个一”,即:引进一批人才进行科技项目开发;打造一个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形成本区较完整的高新技术研发支撑体系;聘请一个科技专家智囊团,对本区科技事业进行指导;邀请一批专家来区访问、讲学、咨询;建立一个科技专家、人才库;形成一个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培养一批本地科技人才。
卫生以形成服务体系和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为目标,建一所床位1000-1300张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两所床位400-500张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建一个功能强大的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十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六十个卫生服务站、加强对全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管理模式、建立综合执法和卫生监督体系、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
文化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组建“松北艺术团”,建设包括歌剧院、星级酒店在内的保利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艺术节,建设体育场馆,承办大型的体育活动,使松北区成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强区。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市各项养老保险制度,国有、集体企业参保率达100%,私营企业参保率每年递增10%,力争参保率达到80%。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松北区开发建设速度和各方承受能力,本着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松北区开发建设的决定》,制定与松北区发展相适应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实施办法。2005年在松北镇集乐村开展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试点工作,2006年-2007年在松北镇和松浦镇具备条件村屯推开,并逐步在松北、松浦、万宝三镇的村屯展开。建立健全社会救济体系,力争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城镇所有居民的综合救助体系,抓好社会福利,为残疾人办实事、谋福利。
3、建立健全就业培训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培训率每年递增20%,到2010年达到100%。切实做好农民工进城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有计划的培养和壮大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抓好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四、实施主要措施
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机制和体制;必须扩大开放,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必须用全新的理念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
(一)强化规划功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区域规划是政府的主要功能之一。一个好的区域规划能够给区域带来巨大效益。松北区一方面要继续下大力去不断完善和丰富区域发展规划体系,以规划引领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各种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分专项、分年度落实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的内容,保证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标准高于低,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要按配套齐全、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绿色整洁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规划。要汲取江南城市建设的经验,按规划预埋或建造地下管廊,避免产生“拉锁马路”, 为实现分质供水应做两套供水管网;为做到雨水与污水分排应作两套排水管网。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建设。要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检测与监督,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
(二)充分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发展步伐
市场力量是新区发展的最大动力。松北区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市场力量。一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经营和管理城市。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把城市规划权变成经营城市的战略性资源。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收购、储备、开发、置换、供应等制度,采用招投标、公开拍卖等方式,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到“地尽其用”。要确立“营销松北”的概念,塑造松北区整体形象和系列品牌,为招商引资和宣传本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和方式整体系列推销松北,以增强招商引资能力。二是在发挥各类经济主体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之成为主力军。要制定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就允许自由进入。要完善民营经济管理制度,使之享受国民待遇。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快捷的政府服务。三是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行政、司法等制度,形成井然有序的市场秩序,让市场机制运行顺畅。
(三)努力谋划大项目,打造企业群
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是新区快速成长的有效措施。松北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创新、敢做、敢为,敢于克服一切困难谋划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能够撑起一个园区的项目,能够带动全局发展的项目,以此加快招商引资的速度,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要建立大项目库,制定引进和谋划大项目的激励政策,形成大项目的创新机制。要建立大项目的科学评价制度,确保大项目引进质量,要拒绝那些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益的项目入区。引进一个大项目就能提供上下游产品开发的机会,发展新产业的机会。要依托大项目,创新新项目,尽力拉长产业链,以此为导向,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按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创建专业化很强的企业,逐步形成若干以大项目为中心、产业间具有紧密联系的企业群。
(四)用全新的工业发展理念指导工业园区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工业产业和企业组织形式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发展工业已不仅仅是搞几个工业项目、建工厂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产品的规划设计、经营决策、营销策划、资本运营、品牌商标创造、企业文化、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在内的一系列产业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属于现代工业服务业。现代工业的发展没有现代工业服务业的支撑是难以发展的,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区域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规划设想中,松北区江湾分区将是“工业走廊”的综合配套服务区,重点发展对“工业走廊”具有支撑作用的管理、教育、科研、金融、电信等产业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松北区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要用系统的观念制定现代工业服务业与加工业协调发展的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急需发展的项目。要加快工业贸易营销网络建设步伐,以工业贸易网络促进工业园区建设。用本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以及资源优势,吸引、联合世界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在松北区建立网点,开发市场;吸引、联合全国著名品牌的产业集团来松北建点落户;引导省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团在松北区建立据点;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部移入松北区;促进哈尔滨区域的产业集团来松北区发展;提供最优惠条件让大型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企业集团营销贸易中心进驻松北区,以此构架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工业贸易管理、营销网络,形成与世界、全国、各地区相联通的世界性大市场。
五)积极推出“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的牌子,全力打造松北农产品精品形象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之安全、食之健康越来越成为生活消费的基本选择,发展优质安全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而松北区具备发展优质安全食品的良好条件。建设“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是实现本规划发展目标的有力支撑,将会大大增强松北区的竞争力,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形成统一认识,形成决策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建设“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要建立权威的协调机构领导和组织实施。要实施创品牌战略,以打造本地区优质安全食品品牌为引领,组织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以及加强质量检验和市场监控,把松北建设成国家一流、称誉世界的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全区人民中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建设新松北,当好松北人”的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重点的文明活动,切实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松北”。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以及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各种恶势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